金华用友软件咨询分享:下一代ERP系统将怎么演化?
《ERP的边界在哪里?》这篇文章提到了ERP的边界,ERP比较适合确定性的业务过程和能从物理世界抽象的业务逻辑。那些基于概率的不确定性系统和非常接近机器、物理世界的软件系统可能不太适合ERP的逻辑。有朋友评论这篇文章好像只写了一半,还真是猜对了,《ERP的边界在哪里?》是一篇文章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没怎么想清楚,就耽搁了一段时间。
在一个已经逼近第一性原理的业务体系中,很少会有人去提问:这个事情有什么价值?建立一个完善的ERP体系需要长时间的迭代和稳定的外部环境,但是当今时代技术和生态因素变化太快,很难让企业的业务逻辑长期保持在最优化和规模化,很多企业可能还没能走完一个完整的周期业务就开始转型了。
企业所谓的敏态、灵活决策、不断试错,也是为了以后新业务的规模成长。在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处于不确定性的时代,擅长处理确定性资源的ERP体系未来怎么进化?怎样加速新的知识体系的产生和落地实践?如何持续将敏捷转化为新的规模增长,而不是一味地折腾?今天先讲一讲关于确定性的话题。
通过"大数定律"和价值交换降低业务的不确定性
一个企业不可能对所有的因素都有控制力,比如客户的需求、竞争对手、供应链体系、长周期的定制项目。例如在客户的需求这块,无论是针对2B的销售七步法,还是针对2C的流量转化,涉及到对客户营销和销售的体系每一步的转化都是个概率事件,这些系统里的环节具有相当多的不确定性。另外,企业对支出环节控制力更强,对收入环节控制力较弱。
对于那么多不确定性的资源和因素,怎么评估价值,来支撑企业的规模成长呢?从大数定理来讲,规模效应可以帮助提高确定性,即使是量子世界里的不确定性原理,也是可以用概率来描述的。单次抛硬币的结果无法预测,但是测试的样本越多,得到的硬币正反面的概率接近一半,最终也可以通过大数定理来从不确定性中得到确定性。
不确定性的业务可以通过大数定律来提高确定性。例如2C行业的互联网企业,单次的个体交易行为也很难用公式来预测。但是如果客户的画像样本足够,历史交易量足够,根据大数法则,最终的收益和成本也能够被较为精准的评估,从而建立一个业务的损益模型。但是对于那些非互联网企业,如果无法积累大量的外部资源数据,还有什么途径来增强自己的业务确定性呢?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没有规模业务也没有规模数据,确定性变成了一个难题,难道只能靠概率来生存么?
幸好我们还有市场经济。市场上的每个个体因为自身的优势和资源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的判断也不同,只要价格合适,不确定性的资源也能通过市场行为交易为确定性高的货币资源,从而体现共识的价值。例如保险行业,就是做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转化的生意。个人或者企业通过购买保险公司的保单,将个体的不确定性风险转化为带有确定性边界的损益。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在大数定理下,成千上万个保单叠加起来就有了确定性,可以通过精算师的模型来对各类风险进行定价,可以建立其用来指导业务的整体的损益模型。
对于大型企业,也可以把自己的非核心业务或者职能外包给更专业的公司,聚焦在自己的长处上,例如用最专业的人,购买专业的软件和服务。那些提供“专精特新”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以专注铸专长、以创新赢市场,将自身的效率做到极致,从而提升整个生态的效率。
对于企业来讲,如果可以把自己的不确定性的业务环节和因素交给行业内专业的“保险公司”,就可以提前获得确定性,获得价值认可,这个也是市场化带来的专业分工。
前面提到过,一个企业对应付账款的控制力要高于应收账款。在市场上,不同企业的信用风险相差巨大,大型优质企业的资金利率成本可能低于5%,而中小型企业可能达到10%甚至更高。上面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看,大型优质企业的应付账款的确定性,要远远高于普通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很难用自己不确定性的应收账款去获得融资,但是如果其应收账款可以与高信用核心企业的高确定性的应付账款对应起来,就可以提高市场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确定性的共识,从而降低其融资成本。
可以用一个实际的供应链金融场景来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个过程,保理的业务流程就是将不确定性高的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转化为确定性高的货币资源。在保理流程中,保理商能够为供货商提供预付款融资,供货商将发票交给保理商并且信用销售额度内的应收账款已被核准,保理商可以支付发票金额一定比例的现款给供货商,中小型企业通过保理将确定性低的应收账款转化为确定性高的现金。
图片
那么保理方为什么要接收这些不确定性的资源呢? 背后的原因还是大数定理。市场上的保理方、银行、信托等资金在行业有独特的资源和洞察能力,可以处理大量的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借助规模效应的大数定理最终在这个业务里找到损益模型。
当然中小型企业并不需要把所有的不确定性应收账款变现为确定性高的货币资源,这取决于交易的成本和企业对货币资源的紧缺程度。如果企业现金充足,并且根据自身的判断,应收账款的时间成本不高,那么没必要以折扣的方式马上变现为货币资源。在全球供应链体系被打破的时候,企业的库存资源有时候也会成为奇货可居的资源,其确定性和价值反而会高于货币资源。只有在企业现金短缺,或者市场上有专业的机构对这个资源的评估价值高于自己的评估,才会去做保理交易。
这里可以发现,只需要核心企业和中小型供应商的ERP系统的部分数据关联起来,就可以帮助中小企业降低成本。如果中小型供应商使用供应链金融平台提供的统一ERP云平台,那么更能够保障数据的准确性,融资成本应该也能进一步降低。
开放的ERP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把不确定性应收账款交换为确定性的共识价值。
企业以前在处理不确定性的资源时,往往要等到会计准则规定的时刻,需要通过销价、坏账计提、折旧、资产重估、商誉调整等方式,这些一次性的调整往往是不可预测的,并且很可能会超过市场的预期,严重的时候还会给外界带来财务洗澡或者业务洗澡的嫌疑,并造成投资者的信心损失。
一个企业即使不做保理融资,也可以把内部的不确定性的应收账款按照市场的共识价值在供应链金融云ERP平台里进行重估记账。例如,一条应收账款在ERP系统里对应的记录可能是100万,其在公开的市场能拿到的报价范围也许是85万~90万,并且随着时间和市场的变化不断记录新的报价范围,连续的基于市场体系的价值记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企业内外的信息鸿沟。
未来的ERP体系,不仅仅需要能跟市场连接,还需要对企业的资源有持续的价值重估。应收账款只是企业不确定性资源的一个例子,其他能通过市场化交易和比较的资源,比如资产可以做重新的抵押,比如库存可以做仓单质押,比如技术和知识产权可以做专利的估值评估,都可以进行不断的价值重估,以“共识价值”的基础进行企业业务规划和运营。
那么,未来有哪些技术会加速这个进程呢?
1. 电子合同
核心企业的应付账款信息与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信息分别保存在各自的系统中,两边的数据并不一定能精准匹配,双方通过合同的方式来达成信息的一致。在企业的合同都基于纸质的情况下,将甲乙双方的合同进行核对,需要通过OCR、NLP语义分析等技术手段来进行匹配。因为纸质合同已经从数字化的世界跌落到了物理世界,对其进行AI处理也有可能会损失部分的信息量。而如果甲乙双方是基于电子合同签约,很容易直接在数字世界里验证信息量,避免信息的传递失真。
未来的电子合同可能会越来越像区块链里的智能合约,可能会把销售、经销商或者关键第三方的信息从CRM系统自动带入电子合同,形成销售佣金的自动结算、渠道返佣自动结算和价值的传递。
2. 基于动态价值体系的云ERP
用一套基于市场定价和抽象的模型,结合监管需要的财务规则和动态的市场定价模型,来动态地描述各企业的业务和资源。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具体业务系统千差万别,如果只是将各个企业的原始数据搬移出来,即使是数字化的模型,也很难让市场上不同背景的参与者达成共识。需要把核心企业、中小供应商、资金提供方、各类监管方的共识部分,形成跨企业的抽象模型,这个模型可能比ERP的基础数据要抽象,但是会比对外披露的财务三张表包含的信息量更详细更具体。
3. 隐私计算平台
企业只有将自己的内部信息暴露出去,才能够得到外界的共识,提升外界的确定性。但是企业并不能完全暴露自己所有的数据,比如企业无法直接把自己的成本和供应商体系的信息开放给第三方,也无法公开员工的薪酬和绩效。数据脱敏和隐私计算技术可以使企业在跟外界交换对比信息的时候,不发生数据泄露。
4. 数字货币与企业内部银行结算体系
由于企业的业务与资金是两个视角,很多企业还需要使用财务对账和业务核销的方式来确定资金与业务的关系。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是,一个客户采购了来自两个事业部的不同产品和服务,但是通过一个合同付款,那么企业在收到资金后,还需要按照内部的分摊规则把收益分给各个不同的部门,比如销售、售前、供应商和支撑这个合同的后台体系。贝壳数字化成功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定义和计算一个业务内的不同组织和环节的价值,边界清晰,分工专业,实现企业内部协同的市场化和货币化。
未来数字货币不仅仅适用于企业对外的业务结算,也适用于企业内部的价值结算。尽早建立一个企业内部的业务组织和环节价值的货币化体系,并且不断与外部的供应商和服务体系进行对比,可以增加外界对企业的各类资源认知的确定性。数字货币作为价值的一般等价交换物,又可以无限拆分,将会在未来的企业业务系统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5. 开源
最典型的场景,区块链就是通过代码和逻辑的开源来达成业务和价值的共识。企业通过适当的数据聚合、披露和开放开源,也能获得更多的确定性认知。通常来讲,上市公司的信用会比非上市公司好,因为它们定期需要披露监管需要的各类数据。未来甚至会出现完全开源开放的企业,不仅仅是指代码的开源,而且是各类业务的开源开放,它们将用信息确定性上的优势,来获得专业和规模上的护城河,而不用担心无序的竞争。在开源的领域里,最终往往只会剩下1~2个项目,要么是在架构设计上已经接近最优,要么就是有强大的生态,具有非常强的护城河。
体验地址: https://tcloud.chanjet.com/?a=jhly&c=jhlyscb
金华用友u8 T+Cloud 金华用友
您还有其他问题请咨询在线客服,或拨打服务电话400-697-5258。
期待您的来电,我们将带给您更好的服务。
更多erp管理资讯,请访问:www.jhyongyou.com
本文出自金华朗盈计算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https://www.jhyongyou.com/info-577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2020-07-28 金华erp用友:YonSuite-助力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创新与突破
2023-03-23 金华畅捷通:安全升级高可靠,让您的企业应用固若金汤
2023-03-20 金华畅捷通咨询:为什么升级ERP系统老是要写各种方案汇报?
2023-03-16 金华畅捷通将重磅亮相财税服务行业顶级盛会,亮点提前看!
2023-03-08 金华用友好会计分享:数智焕新特辑·职场女性秘密
2023-03-06 金华用友畅捷通分享:制造业企业,如何顺利升级数字化转型?
2023-03-01 金华用友畅捷通咨询:四项第一!畅捷通持续领跑小微企业财税与业务云服务市场
2023-02-23 金华用友畅捷通渠道大会:畅捷通渠道大会火热进行,数智号角吹响奋进征程!
2023-02-20 金华用友畅捷通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没有问题是最大问题!
2023-02-15 金华畅捷通管理软件资讯分享:用好生意,天天好生意